北京大學量子電子學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是我國無線電物理專業首批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本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前沿基礎科學發展,開展量子技術領域多個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
查看更多北京大學電子學系量子信息技術團隊與德國亥姆霍茲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提出了基于鈉原子無反射鏡激光進行遠程磁場測量的新方法,并在地磁場范圍中實現了基于鈉原子定向光輻射的遠程標量磁測量,這是國際上該類型原子光散射遠程磁探測的首次實驗實現。
查看更多>>北京大學電子學系陳徐宗—周小計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物理系胡嘉仲—陳文蘭教授團隊合作,利用新型光晶格能帶映射方法研究從超流體到Mott絕緣體多體量子相變的動力學行為,觀察到相同量子臨界參數的不同值,這一結果超出了人們對于相變動力學行為描述的普適標度不變律(Kibble-Zurek機制)。該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Many-Body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beyond the Kibble-Zurek Mechanism”為題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Phys. Rev. Lett. 127, 200601 (2021))。
查看更多>>自然界中除了液體和固體等常規的物質狀態以外,還存在介于兩者之間的液晶態。液體具有各向同性和空間平移不變性的特征,這兩種對稱性在液體發生固態相變之后同時失去,而液晶可以形成向列序---即在保持平移不變性的情況下失去各向同性。據此類比,超流體和超固體這兩種量子物質狀態之間也存在一種超流版本的液晶態。超流體僅破缺相位轉動對稱性,超固體在此基礎上破缺空間轉動對稱性和平移不變性。而超流版本的液晶態可以在保持空間平移不變性的情況下,破缺空間和相位轉動的對稱性。這種奇異的超流液晶態尚未在自然界中發現。
查看更多>>